查看原文
其他

高银诗9首

韩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高银,原名高银泰,法号一超。韩国诗人,1933年,高银出生于韩国全罗北道群山市。主要作品有长诗《万人谱》等。高银的诗歌里充满着东方式的意象,也有着大量的中国元素,这大约因为他幼时就熟读《论语》等中国古代经典,因而读者总可以在他的诗歌中看到孔子,看到黄河、昆仑山、青海湖。
高银后期的诗句愈发隐微、简洁精练,语言中有禅意和静谧,但也不排斥澄澈对激情的包融,他从自然风物写到小人物,将自己放置到整个世界,带着韩语诗歌游走,生命的空间在他这里进一步打开。这也是他诗歌的意义所在,他没有陷入政治的纠缠,也不沉溺于个人的絮语,他的情感和诗句是和自然、土地和生命、空间的内部融为一体的。




无题


那位妇人的眼

一晌花雨后

凋零的花瓣

碾踩那一地花瓣时

那位孕妇的眼


大约三年后


那新生儿的眼

不认识燕子

是燕子的眼


那夜被将熄的灯光照亮的青年的眼

注定失败的

革命者的眼


那位老人的眼

不知是去医院

还是养老院

老人最后回头告别自己的家


望眼欲穿也回望不到

少小离开的

朝鲜清川江畔的故乡

那位老人泪泉早已干涸的眼


这些眼睛

让人活下来

活过又离开




无题


昨夜梦见自己

变成初生牛犊上天山

一个早产儿

发育不良的

半吊子的文人

竟胆敢做

登上天山的梦


在天山万年积雪的锋利山脊

越过那完美修长的棱线

我瞥见一朵小小的雪莲

穿透坚硬如铁的冰雪

若有似无

露出尖尖花芽的雪莲


似梦非梦

叶还是鲜绿

绿叶映衬的雪白花瓣

含义不明却无比美丽


雪白的天地更加雪白的花朵

那是“无”的叠加

我因此目盲不见归途

放声呼喊儿时的母亲

嘶喊着

直至喉咙喑哑

多么幸运那时从梦中醒来


在遥远的凌晨

也会长出一双观照自我的新眼

看见几十年后老朽腐坏的尸身

一具骷髅目光炯炯


天山雪莲还会再次绽放在我骷髅的梦吗



无题


死后不能流泪

所以活着时哭泣


在月夜哭泣


月夜无疑是

泪的要塞

黎明到来之前任眼泪占据夜晚

一直哭到

鸡叫头遍第二遍


为绵长泪水后无地自容的欢悦而哭泣

一场哭泣结束后

遥远的革命结束后




无题


不可理喻

地球上一万年的解与答


请你变成石头

变成洞穴

去否定


请你化作闪电

化作月光

去谢绝


请你成为腐烂的坑

成为带着发亮疤痕的赤裸身躯

去思索


请你成为太阳黑子

成为沈瞎子*

去怒射

翌日无法回答的提问




无题


在昨天日记的末尾

写下这段话


没有书写的日子

是对宇宙的不恭

没有阅读的日子

是对自己的不恭


今天写了读了

有古

也有今

有这里

也有遥远的那里


却依然饥饿

依然因缺氧呼吸急促


依然怅惘


我的路是世界的书而不是世界

书写

阅读然后书写


战斗的结尾不是战斗




无题


是秕粒

是糠

干脆是皮


是恩宠


果实里的种子

得以安睡


春天得以安葬




无题


想攀升

想下潜


如是蹉跎半生


鸡叫白昼

我依旧

蛙鸣起落

你依旧


西山大师或什么人也依旧




无题


那时诅咒比喻

毋宁

伸出手抚摸

谎言的肌理

毋宁猥亵

然而在某个夜晚

比喻还是刺入

浑不设防的骨髓里

穿越北太平洋的日期变更线


船体的吃水线

并非无端刻上

那就是生与死


吃水线

在某天绝不能是比喻

而某天却一百次都是比喻


我终于说话

现实哦

请你在虚幻海面

卷起浪涛


吃水线上升

吃水线下降

所有周而复始

是宇宙的惶惑


闭上眼静静地闭上再睁开


美利坚海岸线在靠近

从空无

进入蛋黄的记忆

与蛋清的预感之间


吃水线下降

吃水线上升

我化作筋疲力竭的货物


我几乎偷渡成功

终于

沦为比喻

沦为美利坚


旧金山地心熔岩即将涌起




无题


我不认同

这世界是天堂

或者说

是地狱

或说是其他什么的定义


湖底跃起

俯望着我

我也望着湖面


嘘—不要吵醒刚入睡的睡莲这童贞少女

金 丹 实 译



西 方 比 较 诗 学 的 基 本 特 征

西方比较诗学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体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一)跨语言的特征
在西方比较诗学的发展史上,跨语言乃是一直存在着的突出的特征。在一些欧洲国家里,同时并行几种官方语言。今日欧洲各国大学的外语系的学生,如果主攻西方语言,均须学习两门外语,而且均须达到四会水平。只有主修东方语言的学生,由于东方语言难度较大,因而对第二外语的要求可适当降低一些。二战以后,欧洲各国大学几乎都采用本国语言和英语授课,完全是名副其实的双语教学。西方诗学的跨语言特征是非常自然地形成的。即使在漫长的中世纪里,跨语言的特征也非常突出。这一点似有申说之必要。欧洲中世纪曾被称为黑暗的时代,那时拉丁语是各国的官方语言,因此有人便误以为中世纪的欧洲是拉丁文的一统天下,并不存在什么跨语言的诗学问题。事实恰好相反。晚近的研究表明,拉丁语对各民族国家文学的形成有功。英国古典学专家拉碧(F.J.E.Rabby)的研究表明,甚至连韵脚和节奏等作诗技法也是从拉丁语诗歌进入欧洲各国文学的。在中世纪,在拉丁语范式的推动下欧洲各民族语言在文学中悄悄地发展,并且发展成为比较典范的文学语言,而且其成果也是颇为丰硕的。拉碧在为《中世纪拉丁文诗歌牛津读本》所作的序言中还指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同时代的英国诗人高文,对他们的英文诗歌与拉丁文诗歌同样自豪。其他欧洲各国诗人都从拉丁文诗歌中吸取了大量营养。” 
(二)跨民族的特征
在世界七大洲中,欧洲的面积倒数第二,仅大于大洋洲,但是欧洲人口密度大,民族种类繁多,而且不少民族之间还具有亲缘关系。同时,由于基督宗教(含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东正教)是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国教,欧洲各国在历史上相互交往非常密切。由于政治经济上的种种利益,国家之间通过王室联姻而分分合合的事例时有发生。在欧洲各国之间,旅行十分便利。欧洲不同民族之间,通婚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因此,西方比较诗学的跨民族的特征也是自然地形成的。
(三)跨文化的特征
西方文化在地中海沿岸发源,从它形成的时候起,欧洲文化就与非洲文化关系紧密。在希腊化时期,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建立了不少城市国家。从此欧洲文化便蕴含着亚洲文化的因子了。随着基督教的兴起,西方文化本身也迈出了单一文化的格局,进入了称为二希文化的复合型文化的范畴,从而具有更多的东方因素。随亚历山大东征的队伍到达过今天印度的旁遮普一带,欧洲文化由此与亚洲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印度文明有了联系。根据史料记载,亚历山大的远征军还从居住在与大夏(巴克特里亚)交界处的中国人那里学会了种植棉花,于是一些中国文化的因子很早就进入了欧洲。  由此看来,西方文化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二希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交互作用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自古以来西方比较诗学就与世界四大文化体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四)跨学科的特征
圣经学是西方古老而发达的学术,20世纪流行的解释学就发源于圣经学。在古代有不少教父思想家,在中世纪有不少大学者,他们都在教会立供职。比如,以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往往也是著名的比较诗学家。他们精通希腊文、拉丁文,有的还精通希伯来文、阿拉伯文、叙利亚文等东方语文。在古代和中世纪,西方学者的诗学研究大都与圣经研究联系在一起,因此西方诗学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跨涉宗教学的跨学科研究。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像达·芬奇一样的全面发展的人物,他们的突出特征是具有跨越多种学科的知识结构。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所说:“这是一次人类历史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西方各国进入近代以来,尽管科学与学术走上了分科发展的道路,但是要求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呼声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这就为西方比较诗学的跨学科发展提供了认识论上的基础。
可以预料,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比较诗学还会以蓬勃的势头朝前迈进。新的学说还会提出,新的流派还会产生,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四个跨越,即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学科,将作为西方比较诗学的基本特征而长期存在。人们对这些基本特征的认识会不断深化,不断细化,不断科学化,但是绝对不会将它们丢掉。这是因为,四个跨越乃是西方比较诗学成立的基础,也是它永不枯竭的源泉。



西 方 比 较 诗 学 的 学 科 立 场

比较文学的学科立场是我们研究西方比较诗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我们研究西方诗学的时候,不仅要追踪西方诗学观念本体的发展历程,还要考察西方以外各个文化系统的诗学对西方比较诗学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西方诗学形成过程中的潜在的比较诗学现象。当我们以西方诗学为本体而进行考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西方诗学的生成语境。西方语境是一个宏大的存在。在以二希文化(Hebrew-Hellenistic Culture)为宏阔背景的西方语境之下,人们认为热爱智慧乃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比如,圣经里的约伯,就是一个喜欢寻根问底的人,他老是在追问:“智慧从何处来呢?聪明之处在哪里呢?”  据拉丁文原文,“聪明之处”指“理智存在的地方”。他不仅寻找智慧,还研究智慧,思考智慧产生的地域问题。约伯对人类的认识能力本身进行了理性的思辨。“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  据拉丁文原文,“他坚定”指“他事先有所准备”,即受过理性思维的良好训练。因此,热爱智慧的人在从事诗学研究的时候,注重话语权、注重思辨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热爱智慧,这使得西方诗学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具有比较的性质。在西方语境之下,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双向的交流乃至多方向的汇流、激荡和互补。由于西方自古以来的爱智传统像灯塔一样照耀着学者们的心灵,西方不少诗学理论家往往是多面手,他们不仅在各体文学、各门类艺术中建树颇丰,而且其中一部分人往往还是天文学家、或博物学家、自然哲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生理学家、医学家、建筑学家、工程师等等,因此西方诗学往往也有与各门学科融会贯通的性质。也就是说,在西方语境下,也存在着不同学科之间的双向的交流乃至多方向的汇流、激荡和互补。由此可知,比较文学所倡导的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学科这四个跨越,也是西方比较诗学的生命之源。




推荐阅读:

昌耀《日出》

周梦蝶《十月》

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

冯至《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袁可嘉《冬夜》

刘湛秋《中国的土地》

陈敬容《力的前奏》

林徽因《别丢掉》

袁可嘉《出航》

俞平伯《凄然》

纪弦《二月之窗》

郭小川《乡村大道》

郑愁予《如雾起时》

艾青《太阳》

邵洵美《季候》

卞之琳《古镇的梦》

戴望舒诗93首

徐志摩《变与不变》

王尔碑《南河》

冯至《南方的夜》

徐志摩《为要寻一颗明星》

辛笛《再见,蓝马店》

杜运燮《井》

杨唤《二十四岁》

鲁迅《人与时》

胡风《为祖国而歌》

纪弦《你的名字》

周梦蝶《菩提树下》

食指《相信未来》

冯至《蛇》

胡适《鸽子》

施蛰存《银鱼》

昌耀诗20首

刘大白《邮吻》

朱湘《雨景》

羊令野《梦中寻梅图》

徐志摩《康桥再会吧》

海子《亚洲铜》

余光中《寻李白》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洛夫诗99首

唐湜《我的欢乐》

郁葱《后三十年》

杨牧《母亲》

王统照《正是江南好风景》

穆旦《智慧之歌》

陈敬容《山和海》

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洛夫诗88首

梁宗岱《晚祷》

应修人《妹妹你是水》

昌耀《紫金冠》

陈敬容《雨后》

何其芳《夏夜》

唐祈《女犯监狱》

穆旦《春》

李金发《弃妇》

废名《十二月十九夜》

昌耀《斯人》

冯乃超《苍黄的古月》

俞平伯《孤山听雨》

余光中《天问》


人皆尽获宜 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 且为陶一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